今年参加了两项教师网络远程培训,八月开始进行班主任核心技能培训,十月底又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家校共育和“双减”政策下教学核心远程培训。这两次培训,听了诸多教育专家关于班主任核心素养技能、教师心理健康、家校共育和“双减”政策的解读,收获很多。特别是这次参加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家校共育和“双减”政策下教学核心远程培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和“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农村中小学普遍面临的留守儿童问题。大多数农村学生存在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出发,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做到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
2、学校应当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列入议事议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日常工作来抓,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
3、学校要以生为本,一切从“心”开始,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展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二、家校牵手构建学生心灵成长有效平台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庭教育。
1、学校要开辟家校沟通渠道,积极联系家长,提倡大手牵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开展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家校联谊活动。通过家庭生活实践,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2、学校要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人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优美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家庭心理、积极的家庭行为,提高家庭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3、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帮助家庭建立好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让孩子们从好家风中传承好品德、好行为、好习惯,激发孩子向上向善、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4、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部分特殊学生要重点关注和跟踪,及时了解、疏导、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卸下心理包袱。
三、落实双减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9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21年7月,国家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双减”政策,关键还是在于向45分钟要质量。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教师全身心做好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提高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的高水平来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
3、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做到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只有备好课,才能灵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把“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教师每堂课要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
5、加强课后教学反思。一堂课结束了,授课老师应当明白: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怎么办”的知识、“怎么学”的知识。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缩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提高趣味性,体现开放性,减少基础性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注重提高探究类作业比重。
7、加强作业辅导,尽可能面批讲解,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作业真正起到抓根固本、积累应用、探究创新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